正在加載......


台灣民主發展的回顧與展望—清華大學孫運璿科技講座演講綱要    首頁 > 黃煌雄部落格 > 最新動態

一、 引言

【40年前的一次憲政對話】

對話者:黃煌雄委員與孫運璿院長

主題:基於憲政精神,孫院長應先主動提出辭呈,經由立法院同意後,再出任行政院長,以開創憲政先例,並確立行政院 長任期制度。

時間:1981年3月17日;地點:立法院議場。

二、 兩個世代

1. 蔣渭水世代

①. 開啟百年追求的先河:從文化到政治、經濟、社會、民族。

②. 出現台灣史上第一個現代化政黨、第一個最大的農民團體、第一個最大的工會組織、第一個共產黨政黨。

2. 悲愴年代

①. 包括皇民化、二二八、白色恐怖三個階段,跨越兩個不同政權。(附註:李登輝所說的「台灣人的悲哀」,係指「二二八」與「白色恐怖」階段,而未包含「皇民化」階段。)

②. 悲愴後遺症:

(1)歷史斷裂 (2)人才斷層 (3)兩個太陽

(4)政治禁忌 (5)祖國夢醒 (6)統獨根源

(附註:走向「歷史的終結」,在悲愴年代,台灣人經歷過噤聲的歲月,「活得像個笑話,然後默默死去」,變成一個「我無國家,也沒有民族,我是永遠流浪的猶太人」,「要活下去,要活下去,要在沒有民族沒有國家的地方活下去…到能夠活得像人的世界去生活吧」。)

三、 爭取民主的年代

1. 戒嚴

①. 第一次:1947.2.28台北市臨時戒嚴,1947.3.1午後12時解嚴。

②. 第二次:1947.3.9 台北市戒嚴;1947.3.17台北市戒嚴令通用全省各地;1947.5.16宣布解嚴。

③. 第三次:1949.5.20零時起全省戒嚴;1987.7.14宣告解嚴。

2. 不對稱政治

海明威說:他的小說和托爾斯泰相比,有如「輕量級」vs.「重量級」;

黃煌雄說:在戒嚴年代,黨外與國民黨相比,有如「羽量級」vs.「重量級」。

「沒有組織對有組織」、「沒有資源對有資源」、「政治恐懼感」、「稅務恐懼感」、「黨外如瘟神」、「暗中支持」…

3. 解嚴

①. 突破黨禁的浪潮

〈自由中國〉第一波 1960年 4位被告,共判刑31年。

〈美麗島〉第二波 1979年 51位被告,共判刑208年8個月加上一個無期徒刑。

〈民進黨〉第三波 1986年9月28日

下午6時6分 突破戒嚴黨禁,宣告正式成立;此時點距〈美麗島〉約7年,距〈自由中國〉約26年,距台灣史上第一個政黨—台灣民眾黨成立約60年。

②. 政黨競爭的年代

—國民黨從支配者走向競爭者

—民進黨從批評者走向競爭者

四、 黨外精神

1. 黨外拼圖

黨外屬於杜斯妥也夫斯基所說「被侮辱與被損害」的一群,也是海明威《老人與海》筆下那位「人並不是為失敗而生」的老人。

2. 核心精神

「民主、公道、本土」→「民主、公義、永續」。

「反對威權、追求民主」;「反對特權、追求公義」。

3. 任何政黨與任何個體只要代表「威權」與「特權」,違背「民主」與「公義」,便與黨外精神背道而馳,為黨外精神所不容。準此而論,黨外精神和任何特定政黨與任何特定個體,包括民進黨及黨外成員在內,幾乎很難永遠畫上等號;儘管民進黨、黨外成員和黨外精神曾經是一體之兩面,兩者一度可以畫上等號,但兩者並非永遠代表等號。

五、 從建立到鞏固

1. 「沒有蔣經國的蔣經國政策」

2. 從國是會議到總統直選

①. 1990年代的制憲與修憲

②. 最大公約數—總統直選

3. 從「寧靜革命」到典範

①. 國會全面改選

「二千萬人對一千個人的戰爭」

「13世紀英國祖先吶喊:要繳稅,就要有代表;18世紀美國祖先吶喊:沒有代表,就不繳稅;20世紀台灣人民可公開吶喊:繳多少稅,就選多少代表;如果台灣人民繳100%的稅,就可要求選100%代表。」

②. 總統直接民選

總統直選代表一項歷史性的「政治創新」,至今已實施過七次,沒有暴力、沒有流血,在和平方式下,依法完成三次政權和平移轉,可成為20世紀80年代第三波民主化國家的典範之一。

六、 展望

1. 1982.7.24我在美國南加州台灣同鄉會的一場演講—「台灣的昨天、今天與明天」,提到「有一個夢想,十個願望」,大約40年後,這個「夢想」與「願望」多已實現。所以台灣的民主並非天上掉下來的禮物,而是三代台灣人不斷地追求,包括犧牲與奮鬥,共同留下的歷史遺產。

2. 20世紀通過兩項可能替代方案—法西斯主義與史達林主義—考驗的民主,隨著蘇聯帝國的瓦解,幾乎代表「歷史之終結」,這是民主的鼎盛時期。進入21世紀,正如Larry Diamond教授所說,「我們已進入了民主衰退期」,民主正在全世界退潮,「西方的民主制度正經歷一場中年危機」、「嚴重的中年危機」。

3. 耶魯大學Juan Linz教授大半生致力於「了解民主如何與為何衰亡」的研究,並曾提出辨認反民主政客的「石蕊測試」 ;兩位哈佛大學教授—Steven Levitsky與Daniel Ziblatt在其基礎上,研發出一套四種行為警訊,用以檢測政治人物如何從內部危害民主,導致民主的衰敗。這四個關鍵指標是:「1.以言詞或行動拒絕民主的遊戲規則;2.否定對手的正當性;3.容忍或鼓勵暴力;4.表現出剝奪對手,包括媒體公民自由的意願。」除上述「指標」外,2016年的「英國脫歐公投」與「美國總統大選」,凸顯了假藉民主體制所保障的言論與新聞自由,並借助科技與社群媒體之便,蓄意製造假訊息,已成為從內部裂解民主新的重要元素。

4. 劍橋大學的中壯代學者David Runciman指出,21世紀的威權主義已經從20世紀吸取教訓,「他們提供民主的另一半,不是全部。作為個人尊嚴和集體利益的替代品,他們提供個人利益和集體尊嚴。」「務實的21世紀威權主義代表當代民主的一個替代方案。…對於年輕的民主國家來說…務實的威權主義非常有吸引力;…對那些民主完全沒有起步的國家來說也是如此。…這些事發生在亞洲和非洲,甚至發生在歐洲的邊緣。」「但這不足以在成熟民主中起決定性作用」,「成熟的民主國家…不可能擁抱它。」「21世紀有可能會看見民主和一個敵對的系統面對面…它的誘惑是真實的…民主已不再是唯一的遊戲。」

5. 台灣的民主仍然年輕,尚未步入「中年」;雖然,台灣內部多少已浮現出一些危害民主的「警訊」與「指標」的徵兆,但整體而言,台灣的民主是愈趨健康與成熟;因此「我們這個把民主視為理所當然長大的世代,現在面臨不同的使命:我們必須防止它從內部死亡。」

演講大綱下載

演講投影片下載

台灣研究基金會

105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303號12樓之1
12F.-1, No. 303, Dunhua N. Rd., Songshan Dist., Taipei City 105, Taiwan (R.O.C.)
TEL:(02)2547-5686
FAX:(02)2547-5696